产品课01:那些年曾经成功的失败产品

产品课这个系列是自己对《清华互联网产品课》课程内容的一些理解,再加上拓展的一些东西而形成的文章集合,希望可以积累几十篇。


在一个领域来讲,一款成功的产品对应着无数失败的产品,老师的个人经验指出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大约为1:30,这确实是很大的比例。

但是你去很多应用商店去看,其实很多热门的领域1:300都比较多,1:3000应该也有。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,有的产品啥都没做对,有的产品做对了一部分,今天的那些成功的失败产品是已经做对了一部分,让人已经看到了的案例。


1. iPhone vs. 诺基亚



2000年的时候,诺基亚是最牛的手机,直到2007年iPhone推出。我记得当时我还用过诺基亚5200,确实是个好手机。

2. iPod vs. MPMan


MPMan是全球的第一款MP3播放器,ipod其实推出的时间比国内很多MP3播放器都晚。我高中用的MP3是纽曼的,那个时候的存储是非常有限的。

3.微信 VS Kik


微信模仿的Kik,其实国内米聊,TalkBox等产品先模仿,微信后模仿。当时微信出来,我们都还比较鄙视,都认为是主打YUE的软件。


4. 搜狗输入法 vs. 智能ABC

当时确实流行智能ABC,直到搜狗输入法出现了。其实当时我们学打字的时候,还要背字根,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用笔画打字。

5. Chrome vs. IE


IE作为Windows自带的浏览器也被Chrome打败了,IE 只是用来下载Chrome的,这说明Chrome算是非常成功的。现在包括微软win10的自带浏览器edge也是使用的Chrome内核。

几乎在每一个大行业里面,最终取得成功的通常不是第一家。



Google不是第一个做搜索引擎的,Google成立的时候,很多人都说搜索引擎的格局都已经定了。 


Tesla也不是第一个做电动车的,第一辆电动车在100多年前就有了。


不是第一个取得成功其实就说明,技术已经不是瓶颈了,关键还是看产品,看产品经理。

为什么几乎每一个大行业最终成功的企业不是第一家企业呢?


我认为这就是《创新者的窘境》里面讲的,大企业和成熟企业对于新兴市场视而不见有关系。

如果我们按照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,其实现在的每一个行业最终的企业也会被后面的企业所取代。这都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决定的,很少有几百年的企业,也很少有企业只经营一个业务几十年。


优秀的企业主要是在延续性的技术上,而创新的企业则使用破坏性的技术,重新定义一个行业。当技术不是瓶颈的时候,企业的优势就变成了资源的组合优势,谁能做更好的资源组合优化,就能赢得当时的市场。


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行业的周期也是有关系的,企业想长久,还得革自己的命,改变固有思维,干掉自己。曾经成功的产品和现在成功的产品,都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,看似现在做对了的事情,在后面看可能是错的。所以,失败无可避免,曾经成功才是重要的。

产品课01:那些年曾经成功的失败产品”的一个响应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