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第046封信丨以色列,传统还是现代?
标签: 硅谷来信3
硅谷来信3 ——第041-045封信笔记
- 第041封信丨什么样的人创业能成功?
- 第042封信丨奈飞如何成为全球视频领域的巨无霸?
- 第043封信丨到底什么才是“垃圾食品”?
- 第044封信丨金斯伯格大法官可曾后悔?
- 第045封信丨被碰瓷了怎么办?
第041封信丨什么样的人创业能成功?
第045封信丨被碰瓷了怎么办?
硅谷来信3 ——第036-040封信笔记
第036封信丨罗林森如何破解了楔形文字?
罗林森的故事
1.对古代文字好奇
2.拓下了贝希斯敦的楔形符号铭文
3.贝希斯敦铭文中三种文字都没人认识
比较语言学
1.找出人类在使用符号和语音表达含义时的共性
2.举例:专有名词在语言的上下文中是不变的
破解古波斯语
1.找到大流士的名字,和后来波斯语有相似之处
2.破解大流士周围的文字
3.假设为表音文字,找到对应字母的读音
首先,解决难题要找到一个锚定点,比如罗林森找到了大流士这个词。锚定点的特点是,在各种环境中它是相对稳定的,因此比较容易把握住。其次,要有同理心,多想想别人是如何想的,就知道自己该从什么方向入手了。
P小二观点
作为一个NLP,看到这一篇感觉很熟悉。对于密文这种属于传统的对称加密方法,很多都是移位来做,也有用查表替换等。
如果根据现在基于统计的自然语言处理观点看来,专有名词的位置是固定的,介词等位置是可以变的,一句话的信息量,专有名词是权重最大的。从专有名词入手是非常正确的。
这篇主要是大胆假设出来的结果,但是这个大胆假设其实也是可以有很多的依据的。我们要做的就是大胆假设,认真求证。
还有就是不要局限自己的圈子,有好奇心。
第037封信丨凭一己之力能做到多少事?
李希霍芬是谁?
1.19世纪的德国旅行家、地理和地质学家
2.丝绸之路、高岭土、青岛等名字的提出者
李希霍芬和中国
1.博士毕业,进行地质学研究,发现加利福利亚黄金矿
2.来到中国,考察,做了7次长途旅行
李希霍芬为什么名垂青史
·1.治学严谨,出版著作
2.对中国地质结构和地理考察和研究,长时间保持权威全面准确的
3.不图名利,只是一个学者的好奇心
一个人如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,而且身体力行去做,其实一辈子有可能做很多事情。
如果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,而且真心愿意做那件事情,坚持做下去,比起完全依赖外界资源来驱动自己做事,结果会大不相同
P小二观点
确实做事情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,动机决定了你可以做多久,做出什么样的成果来。最好的动机就是有兴趣,有持续的兴趣然后身体力行去做,确实很容易出成果。
外界的刺激是不可能持续的,只有自驱力才能让事情持续的做下去,才能成功。
硅谷来信3 ——第031-035封信笔记
第031封信丨登上珠峰和成为亿万富翁,哪个更容易?
问题:
四件事:登上珠穆朗玛峰,获得奥运冠军,得诺贝尔奖和成为亿万富翁(这里的亿万富翁指获得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)——这四件事比较起来,哪一件最容易呢?
如果一定要让你四选一,你会选哪一个呢?
P小二回答: 按照难度来说,登上珠穆朗玛峰应该是最简单,现在都有服务可以把你抬上去。获得奥运冠军其次,每四年就有上千个人获得奥运冠军。后面两个,亿万富翁应该是第三难,比例来说全世界的人应该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多,最难的就是诺贝尔奖。我如果四选一,我选诺贝尔。
如何衡量一个目标的难度
奥运冠军: 目标单一而且明确,容易量化衡量,有大量经验,成绩可以稳步提升。
登上珠峰:步骤都有据可循,有前人经验并可以带领登顶
诺贝尔奖: 对于一项之前尚未有人完成的研究,没有路径可以模仿,目标不清楚,研究水平不可量化,无法预测。
亿万富翁: 除了继承以外,其他都是创业等。 是一个典型复杂没有统一标准的路径,做的产品不可量化 ,都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。
衡量目标难度的误区
1.把不该量化的事情进行了单一维度的量化
例子:人才培养,依靠考试量化成绩,应试教育,放弃对综合能力的培养。
2.不可量化的指标,就会去否认,或者自己不相信,比如:情商低,自大,固执等无法量化的指标。
很多事情的难度就体现在它的复杂和难以量化上,做事和个人成长都需要关注多维度的因素,关注那些无法被量化的能力。
P小二的观点:
现实世界是复杂的,没有任何一个模型可以把影响的因素都装下。
比如文中提到的创业,很多成功的人都说自己成功是因为运气。确实运气占了一部分,但是其实还有更多的因素在那个时空换环境在起作用。
每一个成功的人的路径都是唯一的,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路径也是唯一的,都是不可复制的。对于创业者来说,前人失败的经验倒是可以学习,这就是所谓的成功的人经验各有各的不同,失败的人经验却很相似。
关于无法量化的事情,我们确实需要多重视。世界是多维的,一件事情也是非常多的因素影响着的,很多人评价一个事情的时候太片面,导致失去了很多的机会。比如文中提到的情商,表达能力,市场能力等等。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储备的,并不是不需要,到了一定的时间它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,对于这些能力要有足够的重视,不要鸵鸟心态,如果一个创始人没有这方面的,那就需要补充成员了。
就我现阶段来说,需要加强产品能力,运营能力,市场能力,沟通能力,理财能力等等。我也需要知道现阶段哪些能力可能占的比重大一些,需要去恶补。但是长期能力也要注意补充,比如沟通能力,写作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。 这些都是Todolist里面的那种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。
硅谷来信3 ——第026-030封信笔记
- 第026封信丨年轻的投资者容易犯什么错?
- 第027封信丨明治维新的改良有什么特别之处?
- 第028封信丨为什么小习惯最值得改变?
- 第029封信丨另类精英学校为什么办不下去了?
- 第030封信丨中国式中小学是否适合美国学生?
- 答读者问05 | 言行不一致的人讲的道理,要不要听?
第026封信丨年轻的投资者容易犯什么错?
美国股市韭菜画像
- 1.富二代,暴发户
- 2.散户群体
散户群体画像
30岁左右,平均资产不多,从几千美元到一两万美元不等。另一方面他们的学历通常不低,钟爱罗宾汉证劵,目标想短时间暴涨
画像: 年轻,社会经验少,受教育程度高,了解投资的皮毛,但其实毫无投资经验。
特点:
- 1. 他们对股票操作多少有些经验;
- 2. 他们经常读一些财经新闻;
- 3. 他们都清楚券商和基金经理与客户其实有利益冲突,知道券商其实是在“割客户的韭菜”,这正是他们选择罗宾汉这种无交易费平台的原因;
- 4. 他们都相信自己足够聪明,而且运气不错,能够靠一招鲜战胜华尔街那些工作勤劳、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。这些年轻散户普遍相信,自己有能力从股市上获得几十倍的回报。
问题: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,有一些知识但是知识有限。
罗宾汉证券的特点
- 1.散户集中,因为不收交易费
- 2.利润靠买卖差价
- 3.主要是垃圾股,低价股交易
少走弯路的经验:
- 半吊子经验很可怕
- 有智力无智慧是件可怕的事
- 在投资上面,频繁操作的劳模表现通常好不了
P小二观点:
我的观点,其实美国韭菜的画像和中国韭菜的画像很相似,中国还包括一些退休在家的老人,那些交学费听课,追炒股明星,等内部消息的那一群人。
炒股来说,一定得有自己的一套策略,不然你去买指数基金比较好,而且必须是闲钱,准备长期持有才行。
关于半吊子经验,确实刚学的知识很多人会找地方去用,会很自信而不是场景,这种人很可怕,也只能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才会有所悟。
第027封信丨明治维新的改良有什么特别之处?
中国近代的自救努力
- 1.购买军事装备,采用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
- 2.洋务运动,发展实业
- 3.戊戌变法,辛亥革命 解决制度问题
- 4.新文化运动,接受西方文化
结论:并没有完全达到改革者的预期
日本明治维新作对了什么?
- 1.政治制度改革
- 2.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单又保留了文化传统
总结:
改变生活习惯远比改变文化容易得多
很多人想要自我提升,但要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见识,这是很难的;其实从生活和工作的习惯做起,循序渐进地改变,就能面貌一新。
P小二观点
我想说下,改变习惯的问题。文化确实是非常难改变的,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就会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。最后不管这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,三观早就一定形成。
但是生活习惯很容易改变,只要你下定决定,可能21天就可以形成一个好的习惯。听过一本书,里面讲的是培养一个习惯的三个阶段。
- 1.克服反抗期
- 2.克服不稳定期
- 3.克服倦怠期
好的习惯养成,会慢慢的改变一个人,后面就间接的改变了人的文化。比如你有反省的习惯,就会不断的去更新自己的价值观,慢慢自我也得到了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