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原则》笔记——生活原则3:做到头脑极度开放

生活原则3: 做到头脑极度开放


3.1 认识你的两大障碍

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

  • a.理解你的自我意识障碍。

自我意识障碍是指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,让你很难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。

  • b.“两个你”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。

两个你: 有逻辑和有意识的你 , 情绪化和潜意识的你

主要是很多时候,我们并不意识到大脑里面那个低层次的你。例子: 遇到有人和你想法不一样的时候,你会视为攻击。

  • c.理解你的思维盲点障碍。

主要是你的思维方式有时会阻碍你准确看待事物。人类无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东西。这种容易导致你不明白别人看待事物的方式,也不会探求其他人的想法,你只想告诉对方你认为正确的想法。 这就是头脑封闭的人带来的先入为主。

适应与进化的三种途径:

  1. 训练自己的头脑以反直觉的方式思考
  2. 利用辅助机制
  3. 在自己的短板上,依靠擅长者的帮助


3.2 奉行头脑极度开放

头脑极度开放是一种能力,可以有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可能性。

主要是要承认自己的盲点,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人可能在某件事情上看得比你更准。

  • a.诚恳地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,并认识到,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,能不能妥善处理“不知道”才是更重要的。

如果你不在”不知道“的状态下探索一段时间,就不可能做出好的决策。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向其他聪明人请教很重要。

  • b.认识到决策应当分成两步:先分析所有相关信息,然后决定。

需要考虑各种信息,包括对立的观点,这只会让你视角更广。人很容易不考虑那些对已经下决策不符合的信息。

  • c.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,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。

要承认自己没办法,致力于找出最佳决策。要承认自己的缺陷和盲点,并试图了解更多,以克服缺陷和盲点。

  • d.认识到你不能“只产出不吸纳”。

不学习,产出的东西也不好,所以得先学习。

  • e.认识到为了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,你必须暂时悬置判断,只有设身处地,你才能合理评估另一种观点的价值。

头脑开放是指高度接受自己错了的可能性,还要鼓励其他人告诉你,错在哪里。

  • f.谨记,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,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

最好的答案不一定是你想出来的,你可以在其他人那里找到。你拥有最佳答案的可能性其实很小,如果你拥有最佳答案,但是不问过其他人之前,这个答案也不够确信。 知道你自己不知道,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• g.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,并根据你和对方的可信度,想想哪种做法最合理

如果双方水平相当,那就是争论。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有知识,那就应该让一方当老师。

可信的人的特征:

  1. 反复在相关领域成功找到答案
  2. 被问责的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很好的解释

3.3 领会并感激: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

比如两个的人观点相反,那可能有一个人是错的。 你需要搞明白是不是你错了,这对你有好处。

你应该提问,进行心平气和的讨论,尊重对方,保持理性。发生分歧时变得愤怒毫无意义。 学到东西之后改变想法的人是赢家。

方法: 复述一下和你有分歧的那个人的观点,确保对方认为你理解的是对的。

3.4和可信的、愿意表达分歧的人一起审视你的观点

a.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,以尽量使其不那么糟糕。

专家也会犯错,需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可信的人一起审视问题,你可以大幅提高你做正确决策的概率。


3.5识别你应当注意的头脑封闭和头脑开放的不同迹象

  1. 头脑封闭的人-> 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

头脑开放的人-> 更想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分歧,值得花时间去考虑对方的观点,以确定自己是否忽略一些信息或者犯错。

2. 头脑封闭的人 ->更喜欢陈述而不是提问。

头脑开放的人 -> 真诚的相信自己可能是错的,提出真诚的问题。

3. 头脑封闭的人 -> 更关心是否被理解,而不是理解他人。

头脑开放的人 -> 经常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事物。 (换位思考)

4. 头脑封闭的人 -> 经常说: 我可能错了,但是这是我的观点。 这其实是一种敷衍,用来坚持自己的观点还觉得自己很开明。

头脑开放的人 -> 知道何时做陈诉,何时提问。

5. 头脑封闭的人 -> 阻挠其他人的发言。 主要表现为:不给对方留空间说话。

头脑开放的人 -> 总是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,他们鼓励其他人发表观点。

6.头脑封闭的人 -> 很难同时持有两种想法,他们想让自己的观点独大,挤掉别人的观点。

头脑开放的人-> 会考虑他人的观点,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,他们会同时思考两个人或者更多人相互冲突的概念,反复权衡其相对价值。

7. 头脑封闭的人-> 缺乏深刻的谦逊意识。谦逊来自人的失败经历,失败让人以一种开明心态积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。

头脑开放的人 -> 看待事物时,时刻在心底担忧自己可能是错的。

3.6理解你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

  • a.经常利用痛苦来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。

当某个观点受到了挑战的时候,你会产生心理痛苦。这个痛苦可能说明你是错的,你需要以高质量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。 当你出现这些情绪的时候,你需要来控制自己的行为,多练习来引导自己头脑开放,深度思考。

  • b.将头脑开放作为一种习惯。

如果你有愤怒感,挫败感,就提醒自己,冷静下来思考,沉思熟虑来看待问题,这样你的那些情绪都会消失,这个时候你的头脑开放的习惯就养成了。

  • c.认识自己的思维盲点。

记录下来,你经常在哪些方面因为看不到别人看到的东西而做出的糟糕决策,也可以请人来监督你。当你再在那些方面做决策的时候,你就明白你在大冒险,得多注意。

  • d.假如很多可信的人都说你正在做错事,只有你不这么看,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看偏了。

你需要变成提问模式,看看可信度,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来评判。

  • e.冥想。

冥想可以从更高的层次看问题,可以让人保持平静,使人变得富有创造力。

  • f.重视证据,并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。

你需要训练自己,重视证据,从哪些事实得到你的观点的。也需要监督别人也提供证据。

  • g.尽力帮助其他人也保持头脑开放。

理性的看待问题,并指出别人观点自身观点的证据。大家一起来探索事实。

  • h.使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决策工具。

证据需要不被情绪左右,这是决策工具的基础。

  • i.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停止为自己的观点辩护,信任自己的决策程序。

你独立思路,并为自己相信的观点辩护,但是你也得知道,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你需要停止辩护。

比如: 你所有可信的人都站在你的反面,你孤注一掷了,这可能说明这个是你的盲点。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