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课07:商业世界的进化论:马太效应

马太效应是心理学里面的一个概念,它来源自圣经《新约·马太福音》中的一句话:“凡是少的,就连他所有的,也要夺过来;凡是多的,还要给他,叫他多多益善。”​
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也有一句体现类似思想的话:“天之道,损有馀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馀。”这句话说的是,自然的法则,是损减富裕的,来补充不足的。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,是损减贫穷不足的,来供奉富贵有余的。


马太效应和《道德经》都说了一个道理:当一个人在某一个方面积累了优势,比如金钱,名誉,地位,那么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。


马太效应是社会学的主体理论,它是商业世界的进化论。为什么会存在马太效应呢?其实是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里没法做出判断,导致我们只能跟随看起来正确的人判断或者随大流,那么这些看起来正确的人会利用别人的跟随而进一步获益。


在风险投资领域,马太效应导致风险投资正在向头部的几个大品牌VC聚集。虽然说钱没有差别,但是大部分的创业者并不理解风险投资的事情,所以创业者会选择名气大的那个。

投资人决定投你的时候,还会参考你是哪一个风投投资的,这就是大家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,可以拿来做的决策的一个要素。你去一家创业公司,也会参考这家创业公司的投资人名气。所以这样的要素都聚集起来,马太效应就就形成了。

那我们怎么才能成为马太效应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呢?举个雅虎的例子。


雅虎起步的时候是门户网站,当时也有好多家互联网公司,雅虎给一个投资商开了200万美元的估值,他们有些犹豫,因为雅虎只有2个年轻人就要200万美元,在当时来说太高了,结果很快红杉就翻倍投了。


红杉为什么这么快投了雅虎,红杉的人解释说大部分风投都是有流程的,流程走完要一两个月,但红杉判断这个行业刚刚起步,从业者之间的差距可能只有几周的时间,如果花2个月做决策那么情况可能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了,但如果我们领先投了就会产生话题效应,“红杉花大价钱投了2个大学生”这个事本身会产生很大的话题性,这个话题性本身就会给雅虎这个网站带来很大流量。


同时会进一步产生巨大的光环效应,从业者也会优先投这个公司的简历,这导致他们产生了人才优势,吸引他们很快拿到下一轮融资,进入了正循环。所以马太效应对早期创业者是非常重要的。


一个产品在早期可能还非常的糙,很多东西都不完善,就会有很多人抱怨。如果一个事情在一开始就什么都完美,你的同行们还没有脱颖而出,只能说明你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行业。


今日资本在2008年投资京东的时候,他们说当时看京东的时候,发出了两个信号。一是他的销售额快速增长,二是网上非常多的人在骂京东。有人骂还快速增长,说明需求旺盛,边骂边用。


在所有的领域,如果决策者没有有效信息的时候,大家只能依赖专家或者从众,因此产生了马太效应。我们要尽可能抓住有规模效应的要素,尽可能减少反规模效应,尽快形成马太效应。

产品课07:商业世界的进化论:马太效应”的一个响应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